初審編輯:周仙萌
責任編輯:馮煒程
觀摩會現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臧旭杰 通訊員 杜金勇 煙臺報道
2021年9月30日上午,煙臺市住宅工程施工質量現場觀摩會暨建設工程質量工作會議在開發區召開,全市住建主管部門有關負責人、部分房地產開發企業、施工企業負責人80多人參加會議。觀摩會集體參觀了盈科品園項目,學習項目的優秀做法和質量管控措施,與會人員集體交流討論今后質量管控的重點和難點,進一步明確了全市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近年來,煙臺開發區規劃建設局圍繞加強工程質量監管、提升工程品質這條主線,制定推廣了一系列管理制度,著力解決當前工程質量存在的突出問題,構建起以質量為核心的建筑管理體制。
為落實建設單位首要責任和主體責任,開發區規劃建設局強化制度創新,夯實企業主體責任。實施住宅工程質量信息公示制度,引入社會監督機制,要求建設單位分階段主動向社會公開工程建設手續和責任主體信息、施工質量和竣工驗收信息、工程竣工驗收備案信息、群眾和社會關切的其他信息等四大類信息,并且交房時向業主發放相關文書資料,徹底亮明底牌。實施工期預警機制,針對當前存在的盲目搶工期、搶預售等行為,明確規定住宅工程從開工到預售的時限要求,嚴格要求住宅工程每層施工工期不得少于6天,保證合理工期,杜絕質量隱患。推行定期通報制度,為強化檢查結果運用,推行檢查定期通報制度,針對執法檢查的情況,對企業做出通報批評、考核扣分、限制工程和清出市場等處罰,加大獎懲力度,全面通報情況,形成“羊群效應”。拓展信用評價制度,以信用評價為抓手,實現對建筑市場、質量安全等的綜合評價,并將評價結果運用到企業資質晉升、市場準入、政策扶持、項目招投標等各方面。
為充分利用有限的監管資源,優化監管方式,健全質量監管體系。推廣差異化管理,實施“紅、黃、藍”牌制度,根據項目現場質量管理水平,劃分為“紅、黃、藍”三個等次,F場施工質量標準化管理水平較高的掛“藍牌”,減少監督檢查頻次,信用考核加分,現場施工質量管理較差的掛“紅”牌,加大監督檢查頻次,信用考核扣分。推行舉牌驗收制度,加強對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設備進場及使用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對關鍵工序、關鍵部位隱蔽工程實施舉牌驗收,完善施工記錄和驗收資料管理,實現質量責任可追溯。
為彌補監管力量不足,開發區規劃建設局主動借助外力,推廣技術應用,強化住宅質量監管。持續開展第三方質量評估檢測工作,自2013年以來,每年開展住宅第三方質量評估檢測工作,通過公開通報和信用評價,切實強化檢測結果應用,倒逼建設單位、施工企業、監理單位重視住宅工程質量,實現從“要我提高質量”到“我要提高質量”的根本性轉變。創新推廣技術應用,聚焦滲漏、開裂、全裝修以及配套工程施工質量等突出問題,按照問題導向、源頭防控的原則,進一步優化完善設計做法,積極推廣鋁模板、石膏砂漿等新材料、新技術,堅持樣板引路,落實工程質量標準化管理,積極推動全區住宅工程的高質量發展。引入工程質量保險制度,充分發揮市場作用,轉變監管方式,先后試點開展了工程質量保證保險和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逐步完善建設工程質量保險體系,建立起政府、建設、施工、監理、保險等多元主體參與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新模式。
工程質量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直接影響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質量監管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未來,開發區規劃建設局將以這次觀摩會為契機,再接再厲,廣泛借鑒各地典型經驗,繼續探索新思路、新舉措,加大隨機抽查監督力度,力促各項制度持續落地見效。
初審編輯:周仙萌
責任編輯:馮煒程